首页山东新闻—正文
山东探索筹建黄河大学,河南答应吗?
2021年08月17日 10:2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图/图虫创意

  黄河一万里,流经九省区,黄河大学花落谁家?

  日前,山东济南提到探索筹建黄河大学。黄河自山东入海,齐鲁地,黄河奔流入海去。

  近年来,对于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大学,山东不遗余力。孔子大学、康复大学、空天信息大学、渤海科技大学,已数次引发争议。

  此回争议更甚以往,因为还有河南。早在1985年,郑州就曾有过一所中外联办的黄河大学。

  山东不遗余力

  近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回复网友留言,明确提到“将探索筹建黄河大学”。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充分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据悉,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大学之外,山东省正在筹建中的新型高校,还有济南市的空天信息大学、青岛市的康复大学和中国能源大学、滨州市的渤海科技大学以及济宁市的孔子大学。

  这批新型大学,成为山东高校的一股新势力,同时也带来颇多争议。

  比如孔子大学。孔子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大学挂钩是否牵强?孔子大学怎么定位?能拿孔老夫子的名头做校名吗?

  单说最直观的校名。2020年8月20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必威体育命名暂行办法》,指明高校名称原则上不得以个人姓名命名。此前湖南省打算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暂定名),曾引发风波。

  不过,孔子大学似乎势在必行。今年3月5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到将积极推动建设孔子大学。

  山东是高等教育大省,截至2020年6月30日,山东省共有70所本科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建设新型大学方面,为何还不遗余力?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山东是高教大省,但不是高教强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虽有3所“双一流”高校,但高峰学科不多。虽有众多的地方大学,但地方大学中没有一所“双一流”高校。

  与同在华东的江苏、上海相比,这点就较为明显,“双一流”高校江苏有15所。周光礼指出,山东积极联系中央部委合办高水平大学,反映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

  今年5月底,有网友在济南市人民政府网站“民声连线”栏目下提议,建设一个以动能转换为主题和黄河新区为主体的大学。

  “一直以来山东因为高水平大学少、大学水平平均化和特点同质化、部分大学分数虚高等问题为全省学子诟病,其结果便是造成省内人才内卷严重、高分人才流失、就业质量差。”网友提到。

  黄河比较抢手

  山东想要筹建黄河大学,争议恐比之前更甚。

  此前公众担忧孔子大学一开,还会有老子大学、孙子大学……如今筹建黄河大学,那么淮河大学、雅鲁藏布江大学、青海湖大学……正在袭来。

  何况还有河南:“河南绝不答应”“黄河大学复建也只能是河南,山东最多叫黄河下游大学”“郑州早就有黄河大学,山东为什么不建泰山大学,非要跟河南抢黄河的名头?”。

  历史上,河南郑州确实有过一所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学。1985年,黄河大学在郑州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中外联办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首任校长由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担任。不过,这所黄河大学仅仅存在了6年时间。1991年,黄河大学撤销建制,并入郑州大学。

  2020年11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议,恢复重建黄河大学。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复称,将充分考虑这一建议。

  同一校名不能被多所大学共享。教育部《高等必威体育命名暂行办法》规定,实行一校一名制,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必威体育曾使用过的名称。

  要说山东需要好大学,河南更需要。位于高等教育中部塌陷区,河南只有郑州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河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高考报名人数超过百万的河南来说,名校太少了。

  黄河声名贯耳,自然比较抢手。除了黄河大学,黄河实验室、研究院也是各地争取的对象。

  2020年8月31日,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筹建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郑州召开,26位院士专家为黄河实验室筹建工作“问诊把脉”。

  刚过去还没一个月,2020年9月22日,宜居黄河科学研究计划启动暨陕西省黄河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长安大学举行。必威体育聘请了包括38位院士在内的61位专家,组成了宜居黄河科学研究计划咨询委员会。

  不久后,2021年2月9日,山西省黄河实验室等7家科研机构揭牌仪式在山西大学举行。

  黄河九曲十八弯,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黄河”的名头显然不是一家的。

  新大学走捷径

  对“缺少”好大学的省份而言,建设新型大学越来越成为一条终南捷径。

  如今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新型大学,实力让人羡慕。8月11日,西湖大学对外公布2021级新生录取信息,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13名,其中60名海外高校学生集体回流,这些学生大部分为本科或硕士赴海外求学的优秀中国学子。

  同处长三角的江苏和上海,均是高教重镇。虽然坐拥西湖大学,然而浙江这个2020年GDP总量全国第四的经济强省,只有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必威体育3所“双一流”,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与山东不谋而合。

  2020年,一位宁波籍企业家决定捐资200多亿,在家乡高标准建设一所理工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暂定名为东方理工大学。

  2020年GDP总量广东全国领先,然而广东仅有5所“双一流”高校,被笑称“沿海的高等教育荒漠”。一线城市深圳,连一所“双一流”都没有。

  2021年1月,广州市黄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通过审议正式出台。其中提到,加快筹建黄埔大学。

  另一沿海省份福建,只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2所“双一流”。5月2日,总投资100亿、定位高水平研究型的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建设正式启动。

  过去一年来,高校领域不断传出筹建消息或有最新建设动态,据第三方机构不完全统计的就近40所,如此密集地在各地涌现新大学实属罕见。

  周光礼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热衷创办新大学,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我国东部沿海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依靠知识与创新,需要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支撑。

  这些新大学的一个共同定位,是高起点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希望通过巨额投入和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在短期内建成高水平大学,突破常规在短期内拿下博士点。

  这些大学能否成功?周光礼指出,这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