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6月14日电(张笑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会同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等相关单位,走进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社区,以“端午文化与中华美德”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活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李长明会长,原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儒学讲堂推广委员会宋伯宁主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中国网儒学频道总编辑栗娟,原山东省周易研究会会长张晓雨,中共章丘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涛,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新林,章丘“儒学讲堂”讲师、志愿者、学员,以及相关媒体人员等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章丘“儒学讲堂”负责人宋海燕主持活动仪式。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张笑函 摄
李平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对于“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节点以开展活动,传承中华美德的基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验和感受端午文化,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认知,也是深层次文化自信的体现;要讲好传统节日故事,凝练中华美德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魅力,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张笑函 摄
王加华以《端午文化与中华美德》为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介绍了端午文化的各种传统习俗,从端午文化的两大核心主题阐述端午文化蕴含的“中华美德”,强调要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王加华表示,端午文化以历史人物为核心,在他们身上包含了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美德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对于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的认可,是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是对中华美德的认同。要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将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传统节日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
王加华说,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李长明。张笑函 摄
李长明在致辞中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内外兼修”,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牢人文环境基础,建设特色文化基地,砥砺前行中挖掘文化内涵,愿意为共同打造好吴家社区文化建设的“章丘模式”试点工程做出贡献。
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新林。张笑函 摄
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新林在致辞中表示,儒家文化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粘合剂”。近年来,依托“儒学讲堂”,吴家社区不断提升文化设施,开展“家风家教”、“中华美德”、“孝道文化”等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讲习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居活动落到了实处,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这项事业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活动期间,吴家社区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一起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并带来了传统文化歌舞节目《四德歌》和手语舞《中华民族》,展现了吴家社区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
据悉,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与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已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共同在吴家社区开展一系列优秀文化传统讲座,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儒学”起到了重要带动和提升作用。此前,章丘“儒学讲堂”通过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覆盖全区900多个乡村、社区,2020年度开展活动1016场次。为推进“章丘模式”试点建设,山东大学中华美德教育学院与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将派出儒学讲师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社区儒学、中华美德、家风家训等系列讲座,把高端研究成果和百姓生活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